非全日制研究生

点击次数: 发布时间:2022年02月08日 17:34

考试简介

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为有社会职业的人员提供攻读硕士研究生而设立的学习方式。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全国统考/考研)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前身。2016年之前,在职研究生只有学位证,没有毕业证。毕业证代表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代表硕士学位,毕业证由教育部颁发,学位证由学校颁发。2017年之后,非全日制研究生双证齐全,既有毕业证,也有学位证,但是会在双证上注明“非全日制”字样。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式相同,都必须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报考条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取“分列招生计划、分类报名考试、分别确定录取标准”的招生考试模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执行教育部统一的报考要求:
 
(一)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含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和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专业除外),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018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已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的人员;

(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4)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其中同等学力人员是指:

①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8年9月1日),且达到报考单位根据培养目标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②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

③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

④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5.同等学力人员报考,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1)已取得报考专业大学本科8门以上主干课程的合格成绩(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出具本科自学考试成绩通知单);

(2)已在公开出版的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术论文,或获得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为主要完成人),或主持过省级以上科研课题。

(二)报考专业学位的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和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上述(一)中第1项、第2项、第4项的要求;

2.考生的学历和工作经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历;

(2)高职高专毕业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历,且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

(3)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三)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报考条件见《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简章》。

(四)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应为高等学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等学校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和独立学院。高等学校学生是指高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
各招生专业均可接受符合该专项计划报考条件的考生报考。其初试成绩进入复试的基本分数线由我校根据报名情况、初试情况并结合学科特点和培养要求自行划定。

(五)已经在读的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在读单位学籍管理部门书面同意后方可报考。

(六)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和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专业领域外,各院系的各招生专业均接收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高等学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学位研究生。在高校取得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请直接与院系联系推免生接收事宜。所有接收的推荐免试生,应在国家规定时间内,通过教育部中国研究生招生网“推免服务系统”参加网上报名并完成相关的复试通知和待录取通知等报考接收手续。

最新更新
加入求学问校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服务热线

027-86646545

关注湖北求学问校教育

湖北继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关注官方微信

湖北继续教育网官方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